近兩年來,得益于“雙碳”背景下國家對氫能產業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氫能產業發展備受關注,中石化、中海油、中國華電等國內能源企業布局氫能產業呈快跑之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三分之一中央企業布局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在內的全產業鏈,并取得了一批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成果。
而汽車行業作為落實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的排頭兵,也有這么一家在氫能產業布局方面可以媲美“央企”的車企,那就是被稱作“車圈技術控”的長城汽車。目前長城汽車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了氫能全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技術布局的整車企業,并通過氫能研發中心、極電光能、未勢能源、上燃動力等企業構建起氫能發展強大的研發資源優勢及產業體系建設能力,搭建了國際級的“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鏈生態體系,并實現全鏈路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知識產權完全自主化,有效打通氫能產業鏈上下游,氫能產業化成果斐然。
前瞻技術布局 攻克系列“卡脖子”難題
相較于發達國家,國內氫能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裝備發展長期相對滯后,部分技術,如加氫槍、閥門、壓縮機、質子交換膜等氫能核心設備材料存在極高的“卡脖子”風險。而長城汽車自布局氫能產業初始,就秉持“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原則,從小到一片膜電極、一個減壓閥,大到一組儲氫瓶、一組氫燃料電池電堆……,歷經數載,一個個“卡脖子”技術難題正被堅持創新的長城汽車一一破解。直至2021年3月長城汽車氫能戰略發布會上,車規級“氫動力系統”全場景解決方案——氫檸技術橫空出世,一舉將國內氫燃料電池技術提升到國際主流技術水平。基于氫檸技術,長城氫能產業發展實現了“電堆及核心組件、燃料電池發動機及組件、四型儲氫瓶、高壓儲氫閥門、氫安全評估、液氫工藝”六大核心技術和產品知識產權完全自主化,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100%,多項技術均突破了“卡脖子”的行業痛點問題。
長城汽車 “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鏈生態
當前,長城已實現全氫能產業鏈核心技術布局,并聯合產業內優質伙伴企業,賦能上下游,共同打造商業化場景應用,構建“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產業鏈生態。上游制氫,新一代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實現20.01%光電轉換效率;中游儲氫,氫+電儲能系統,為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存儲提供最優解決方案;下游核心產品,長城的氫能核心動力系統零部件,可供應公交/大巴+重卡/物流+乘用車三大應用平臺。
長城未勢能源氫動力系統核心產品圖譜
其中,在車規級氫動力系統領域,長城布局了商用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乘用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以及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等技術和產品,其自主研發的70MPa IV型瓶、70MPa高壓瓶閥、高性能膜電極等,均為國內氫能行業需要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術。2021年10月,長城旗下未勢能源完全自研的全新高性能膜電極實現量產,加速膜電極國產化進程,高效促進燃料電池技術規模化應用;2021年12月,“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重磅亮相,并發布了全新一代氫魔盒、燃料電池智慧檢測技術“諾德(NODS)云醫生”、70MPa多功能集成減壓閥組“巖竹”系列產品,宣告長城汽車已全面突破氫能應用領域的核心技術,將贏取未來全新賽道競爭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持續精準大投入 為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保駕護航
今年8月,長城極電光能全球總部及鈣鈦礦創新產業基地項目落地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高達30億元,這是長城汽車強化氫能產業鏈生態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鏈提升的重大舉措。
長城汽車氫能技術中心
實際上,在看準的賽道上,長城汽車從來不吝“花錢”。截止到目前,長城汽車在氫能領域的研發投入累計已經超過20億元,到2025年,還將繼續投入超30億元研發費用,以達到萬套產能規模,成為國內氫能行業領軍企業。為此,長城汽車組建了目前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430余人的關鍵技術國際化研發團隊,他們都是來自歐、美、日、韓、印、加等多國具有十年以上氫能領域技術經驗的外籍技術專家。同時,長城汽車依托“四國五地”的全球化研發體系,并積極與全球頂尖機構院所緊密合作,圍繞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解決方案和未來發展方向,開展精準研發,共推氫能產業發展。
長城汽車氫能檢測獲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
不僅如此,在氫能檢測領域,長城擁有近2萬平方米實驗室的氫能技術中心,具有240多臺套高精尖設備,提供181項分析和檢測服務:具備70MPa氫循環和安全測試系統,IV型氫瓶試制線,自動化電堆和膜電極產線,大功率動力系統和整車測試等能力。此外,長城還擁有CNAS頒發的實驗室認可證書,共計獲得CNAS批準的檢測技術能力4類50項,正式被列入國家獲準實驗室認可機構名錄。
如今,長城汽車已打造出了集“原材料開發+產品研發、生產+核心技術攻關+氫能裝備檢測+應用場景落地”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在氫能這個十萬億級的全新賽道上已經具備先發優勢和體系實力。未來,長城汽車將開放平臺技術、產品和服務,與行業上下游優質企業協同互補,在研發、測試,零部件配套,投融資和產能建設等諸多業務,全方位合作,一起加速實現雙碳目標,建設綠色美好的未來!
親,試試微信掃碼分享本頁!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