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12月31日,在2021年的“尾聲之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指導、由新財富和證券時報汽車行業部聯合主辦的“新財富、新動能、新視野 2022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年會”在金壇茅山拉開帷幕。
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之下,新能源已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攀升,與之相關的上游材料、動力電池、光伏發電、風電、儲能、充電樁、高壓輸變電等產業鏈上下游板塊也迎來了快速升溫,呈現一片蓬勃景象。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推動資本與產業的密集結合,以更好地疏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并形成集群效應,成為了業內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因此,本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年會高度聚焦了產業投融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匯聚了來自地方政府、行業協會、投資機構、券商、企業等各界的代表,共話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新機遇與新動向。
在活動現場,常州市金壇區產業創新發展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總額100億元。
發展新能源汽車,要關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之下,新能源已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給出的最新預測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達到27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預計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市場占有率預計達18%。
新財富副總經理韋海莉在致辭中表示,與傳統汽車產業鏈相比,新能源企業產業鏈更加復雜,涉及領域更多,需要更多資本注入支持。中國成功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經驗告訴我們,培養這樣一個以萬億為單位、技術創新難度高、輻射能力強的新興支柱型產業,不僅需要上下游企業相互動員、積極行動起來,也需要社會各界資本的共同努力。希望通過此次年會的舉辦,能夠打造多方合作經營,回歸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和初心,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乃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的確,推廣新能源汽車產業,決不能僅靠單一產業,產業鏈的之間的協同與暢通,對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壯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在致辭中強調,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不僅要關注新能源整車和動力電池,還要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只有每個環節都強起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才能安全可控,產業鏈強大了,整個產業才會更強大。葉盛基指出,以常州金壇區為代表的地方政府,就是推動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大發展的典范。
在本屆投資年會上,常州金壇區委書記陸秋明也分享了近年來金壇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的成果。據他透露,目前常州金壇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已經突破100多家。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快速發展,金壇區全力引進基金以及上市公司持股平臺,共吸引創投企業共150多家、管理資金規模超300億,全年新增股權融資達339億元。未來,金壇區將致力于推動更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在金壇發展布局,做大做強,與更多的投資機構深入對接,推動更多的金融資本為金壇產業集聚增添資本引擎。
而放眼整個常州市,也一直將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的發展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常州市委副書記梁一波表示,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江蘇省重要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近年來,常州緊緊圍繞打造國際化智能名城目標,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初步形成了從電池、電控到整車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預計2021年全市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
新能源汽車有望替代房地產成為經濟新支柱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來自頂層設計方面的支持,也離不開產業各界的助力。在本屆投資年會現場,來自投資界、行業、企業界的嘉賓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前瞻觀察。
其中,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對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地位做出了重要預判。在他看來,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于經濟的貢獻不及房地產的十分之一,但是其增長速度非常快,成倍速的增長帶來快速增長的市場滲透率,如果未來十年或者更長的一段時間,燃油車大幅替換成新能源汽車,再加上下游產業的帶來的市場規模,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最有希望替代房地產、重化工等板塊的領域。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馬小利從技術的角度對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做出了預判。她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指引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大勢所趨。從電芯發展的角度來看,大電芯技術是動力電池單體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增加電芯尺寸、增大電芯容量、優化電芯封裝方式、減少電芯附屬部件等,更有利于電池系統的集成有效利用率,利好于降低電池系統的綜合成本、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
基石資本合伙人楊勝君表示,通常來講,當一個產業鏈的滲透率達到10%時,就達到了這個行業的拐點。在他看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智能駕駛也會帶來更大的機會,尤其是在軟件定義汽車背景下,汽車產品會成為極大想象空間的工具。
長江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高登表示,當前汽車行業正進入百年不遇的大變革時代,電動化如火如荼、智能化曙光初現,從企業自身縱向以及行業間橫向來審視,我們都認為當下汽車領域具備較高的投資吸引力及配置價值。從行業景氣度來看,預計2022年批發銷量將達到2330萬輛,同比增長8%-9%,從結構上看,電動化與混動化將繼續維持高景氣度。
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分享了中創新航作為鋰電池龍頭企業,在技術上的硬實力。據她透露,中創新航引領了三元鋰電池的技術走向,很好地解決了三元電池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實現了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試驗不起火,磷酸鐵鋰電池極限試驗槍刺不起火,重新定義了鋰電池的安全標準。
廣汽資本董事長眭立表示,作為廣汽集團的資本運作和投融資平臺,廣汽資本既懂汽車、懂金融投資,更有融資能力,在進行產業投資時具備明顯優勢。一方面廣汽資本背靠廣汽集團全產業鏈,可以從應用場景出發,更好地甄別和投資出行領域真正有價值的前沿技術,為戰略項目提前做布局;另一方面,廣汽資本可以很好地成為汽車產業與資本連接的紐帶,通過自有資金帶動社會資本一起精準培育汽車及出行領域的優質項目,優化供應鏈、聯動產業內外資源共同布局未來汽車生態圈,真正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進一步厘清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熱點、難點和痛點,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競爭力,本屆投資年會還同步舉辦了兩場圓桌會議,分別聚焦資本如何更好地助力產業的技術進步,產業投融資還有哪些投融資難點等話題。
親,試試微信掃碼分享本頁!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