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中國(江西)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大會”
在江西南昌華麗啟幕
讓我們攜手共赴
這場科技與產業的盛宴!
大會現場
隨著光儲氫一體化布局逐步落地,以光伏、鋰電、氫能、儲能以及新材料為代表的新業態、新興產業趁勢揚帆。2024年3月15日,“中國(江西)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大會”在江西南昌盛大開幕,大會主題為“拓綠色贛線 競創新賽道”。
論壇匯聚百余位行業專家及業內人士,涵蓋前沿研究、終端應用、生產制造與檢測設備等領域的16位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詳細探討了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態勢,強調產業創新實踐、生態構建、多方協同與跨界合作的重要性,為行業指明發展方向與投資機會。
主辦單位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江西省委員會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西省能源局
南昌市人民政府
聯合主辦
融和會展集團
北京云奇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江西省新能源產業協會
江西省能源協會
江西省電力企業協會
河南省電力企業協會
四川省電力企業協會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研究院
承辦單位
南昌市會展辦
氫啟未來網
云奇鋰業網
云奇新材料
執行單位
中融商匯(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江西融和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開幕式致辭:
江西省貿促會黨組成員、副會長 朱曉燕致開幕詞,表示江西正在大力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動力。希望以大會為契機,加強交流合作,助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商會山東商會副會長法人、北京云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榮致開幕詞。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大會,匯聚國內領先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投資機構等資源,共同探討光伏、鋰電、氫能、儲能、新材料等行業的關鍵科學技術挑戰與產業化新機遇,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我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為江西在新能源、新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中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優勢。
大會主題報告:
主持人:北京云奇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氫啟未來網西南總部總經理 涂思宇
會議正式進入主題。首先是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劉科,為大家進行主題為《綠色甲醇及e-Fuel-長時儲氫儲電助力碳中和》的主旨報告。報告中,劉科院士針對中國在能源轉型和碳中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深度剖析中國能源與環境現狀,并提出了現實的碳中和路徑: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綠色甲醇及氫能技術。他提出,人類的生活需要一定的二氧化碳作為植物生長的必須原料,但不能太多,更不能沒有。所以通過可再生電制綠氫、綠氧,再用綠氧去氣化生物質得到的就是100%的綠色能源。此外,中國劣質煤儲量豐富,使用綠氧去氣化煤制成的甲醇,通過管路可輸運到家,利用分布式熱電聯供的方式,比今天的煤炭經濟可減碳約75%。因此,利用綠電與生物質或劣質煤制的綠色甲醇,能實現碳中和的綠色能源。
在綠色甲醇能源的研究初期,我們率先提出綠色甲醇的技術路徑,集中化學、生物、材料、能源、機械、農業、環保等力量,從綠色航運開始盡早布局,將可在幾年之內為國家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具體來說,采用微礦分離技術從源頭解決煤炭的污染問題,并解決長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地板結問題,也可治理沙漠及鹽堿地,助力中國的綠水青山。加之,中國劣質煤、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制備甲醇,可解決中國石油不足的問題。
劉科院士在報告中強調,基于中國國情的綠色甲醇發展路線,應是綜合中國國土實況及能源稟賦,充分利用豐富的風光能源與煤炭資源,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平衡,促進能源綠色化并改良土壤,解決石油資源不足及糧食短缺的問題,保障能源安全及糧食安全。
緊接著,江西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材料學博士 鐘盛文教授,發表報告《鋰電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鐘教授介紹了2023年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發展現狀和整個行業發展的特點,包括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正極材料及前驅體、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鋰電一階材料的發展趨勢及競爭格局,展望了鋰離子電池在國內主要應用市場的發展機遇。鐘教授強調:“要完成電動汽車革命,必須做到三件事——更便宜的電池,更快的充電電池以及更多真正有效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最后,分析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未來鋰離子電池在材料新技術方面、電池技術方面的突破方向。
隨后,華為智能光伏行業綠電總監 鞏聰,發表報告《華為行業綠電 ?助力千行百業邁入綠色低碳新時代》。鞏聰在報告中提到,目前,在政策、技術、商業三重驅動下,工商業光儲市場發展迅猛。針對工商業光伏、工商業儲能的發展特征及痛點,他介紹了華為"工商業'1+4 光儲充優云'解決方案”。該方案圍繞發、儲、用,在高安全,高可靠,多發電,簡運維方面優勢明顯,是打造工商業光伏、儲能電站理想之選。
緊接著,用友企業BG江西區資源中心負責人兼智能制造方案咨詢資深專家 崔永榮,帶來主題為《用友助力江西新能源產業“降本增效”》的精彩演講。崔永榮通過用友公司客戶-贛鋒集團和日托光伏數智化管理體系案例分享,介紹了用友YonBIP商業創新和數智化管理規劃和建設的初衷,結合企業戰略發展目標、著力于企業經營和業務管理、作業執行等相關指標維度,結合管理體系和流程的梳理和優化,借助用友海量、成熟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安全可靠的云服務與解決方案,將助力企業應勢而變,實現降本增效。最后崔先生表示,希望與各位商業伙伴長期合作,共贏發展!
在這之后,天合光能中國區分銷售前負責人 史伏龍帶來主題為《以終為始 守正創新 ?新一代光儲解決方案穿越技術周期》的精彩演講。史伏龍在演講中提出,儲能大規模應用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有效手段。對天合210產品技術平臺、N型高效組件產品/技術、工商儲核心產品的優勢進行了全面介紹和實證數據分析,并對天合智慧光儲優秀案例進行分享。
在這之后,江西艾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江西省能源協會光伏分會常務副會長 張學武,發表報告《屋頂分布式光伏綜合解決方案探討》。張學武表示,艾能科技多年來深耕戶用、工商業等光伏應用領域,具有供應鏈、運維服務等優勢,針對不同需求,為客戶提供分布式光伏定制化解決方案,與華電、國網綜合能源、陽光新能源、晶科、隆基等多家行業領先品牌深度合作。最后,介紹了多個經典項目案例,包括江西省行政中心204KWp分布式光伏項目、江西飛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844.16KWp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等。
大會現場圖片:
報告繼續:
午休之后,報告繼續。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江西理工大學副教授 張騫,發表報告《江西省鋰電資源及鋰電產業發展現狀淺析》。張教授全面分析了全球鋰資源儲能分布與我國鋰資源分布及開發利用情況,其中特別介紹了江西省鋰礦產資源分布及鋰電產業發展情況。近年來,隨著比亞迪、國軒高科、宜春時代、孚能科技,吉利集團、欣旺達、贛鋒鋰業等頭部企業涌入江西積極布局產能,打開了江西鋰電行業發展空間,推動多元儲能技術發展。全省依托現有資源和產業基礎,圍繞磷酸鐵鋰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鈉硫電池、鋅鐵液流電池等儲能核心技術,以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為目標,開展關鍵材料、單元、模塊、系統集成、能量管理、回收利用等方面技術攻關,可以說,全省鋰電新能源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
緊接著,華東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能源與人工環境研究所所長、江西省創新領軍人才(雙千)入選者 麻宏強,發表報告《固態儲氫技術研究進展》。首先,麻教授介紹了固態儲氫材料類型,麻教授表示,固態稀土儲氫裝備(反應器)國產化及落地江西,可促進江西稀土產業鏈升級,完善江西氫能產業鏈。隨后,麻教授介紹了稀土儲氫原理,揭示了稀土儲氫的發展方向,即改進稀土儲氫的性能,積極研發新型稀土儲氫材料,重視稀土儲氫過程中的熱管理問題,解決儲氫過程中的吸-放熱問題以緩解儲氫材料粉末化、提升反應速率。最后,麻教授指出,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設計高效、緊湊、可控的熱管理系統,實現儲氫反應器的快速吸放氫和熱量平衡,開發具有優異熱管理性能和簡單結構的儲氫反應器,是目前稀土儲氫技術在規模化和工程化應用中面臨的一大挑戰。
隨后,海卓健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顧大明,發表報告《氫燃料電池鉑基催化劑國產化替代現狀分析》。顧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國內氫燃料電池行業的四大痛點:燃料電池整體產業化經驗不足,龍頭企業(材料進口)不大不強、缺少整合能力;膜電極原材料國產化不足;鉑/碳催化劑性能偏低(有差距);總體(購置成本+運營成本)成本偏高。并從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應用場景、技術體系、成本構成等方面具體分析了國內氫燃料電池行業。最后,顧教授從制備工藝、產品布局、產品性能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海卓健公司的核心技術。
在這之后,廣東原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博士) 劉張波,分享主題為《全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中的關鍵科學與工程問題探討》的報告。劉張波針對全固態電池的開發背景及意義、全固態電池的結構及其核心材料、目前常用的固體電解質體系進行了詳細介紹,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全固態電池行業的進展動態。劉張波指出,目前,全固態電池仍有諸多科學與工程問題亟待解決,需要材料、工藝和裝備端的優秀人才協同發力。每一種固體電解質都有其優、劣勢,應基于各材料的優勢進行整合,在不同功能層中充分發揮各自效用。
在這之后,陽光電源工商業儲能國內解決方案高級經理 白獻罡,分享主題為《工商業儲能發展現狀和解決方案》的報告。白獻罡在演講中分析了全球工商儲市場趨勢,詳細介紹了公司400V和10/35kV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光儲充云一站式方案。最后,向大家分享青島泰納瑞斯—零碳工廠、大洋鋁業張家港550kW/1145kWh工商業儲能項目、安徽奇瑞40MW/80MWh用戶側儲能電站項目等工商業儲能經典案例。
大會現場圖片:
報告繼續:
茶歇過后,上海毫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春蓮,發表報告《注膠一體化密封技術》。吳春蓮為大家介紹了公司在燃料電池密封膠領域上的一些工作,其產品涵蓋氫燃料電池和液流電池領域的密封膠和粘接劑。吳春蓮透露,為了更好地滿足燃料電池和 PEM 電解槽客戶的高標準密封需求,于2022年10月正式啟動了南通眾氫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已與行業內90%以上的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固體密封件直接注射量產的企業。公司的技術帶頭人方江女士在橡膠密封材料領域有著26年的深耕經驗。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從原材料(混煉膠)、模具設計到加工的完整研發和生產閉環。
緊接著,四川中科興業高新材料有限公司CEO/CTO 郭萬才博士,發表了《聚芳硫醚類高性能材料在氫能源領域的應用》的主題演講。郭萬才詳細介紹了聚芳硫醚類材料的全產業鏈應用技術,重點分析了聚芳硫醚類材料在氫能源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氫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堿性電解槽制氫隔膜、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等領域。最后,郭萬才向大家分享了中科興業的基本情況與產業布局。
在這之后,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長 劉穎,帶來主題為《國產氫能關鍵材料 “突擊”》的精彩演講。劉穎就氫能關鍵材料國產化話題展開了企業在高性能氣體擴散層、碳紙的耐久性研究與應用研究。劉穎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碳紙、氣體擴散層系列標準化產品,并為液冷、風冷、電解水應用提供針對性產品解決方案。在質子交換膜領域,公司已推出系列標準化產品,為燃料電池、電解水制氫、液流電池應用提供針對性產品解決方案。
緊接著,杜科新材市場部經理 莫昕,進行主題為《燃料電池材料選型》的演講。莫昕主要介紹了杜科新材的核心技術,重點介紹了公司在模壓雙極板方面所做的努力,至今為止,杜科新材已完成客戶七套模具的開發和產品供應。他表示,一塊模壓石墨雙極板的性能是否優異,可以從模壓基板的選擇、模具設計、壓機與微孔填充劑的選擇、冷卻腔粘接密封膠選擇等方面入手。
在這之后,國際氫能投資協會執行會長、中科氫投合伙人 楊冷羽,分享主題為《雙碳趨勢下氫能發展,未來投資機遇如何?》的報告。楊冷羽結合自身的行業經驗,從氫能發展的投資邏輯出發,講述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成為全球共識。楊冷羽提出,目前整個氫能產業鏈分為上游制儲運,中游燃料電池系統和下游終端應用構成,當前投資熱潮主要集中在中游,即將誕生一批上市公司,而上游和下游接下來會逐漸成為資本關注的重點。最后,楊冷羽對氫能投資做出未來展望:在“雙碳”目標下,氫能行業將迎來大發展是必然趨勢。我國具有發展氫能的先天優勢,正在構建成熟的氫能技術鏈與產業鏈,并加快實施“氫能中國”戰略。能源國央企是實現“氫能中國”的重要力量,正在支撐當前、引領未來,帶動國內以及世界的氫能行業發展。
圓桌對話
大會專設圓桌對話,由國際氫能投資協會執行會長、中科氫投合伙人 楊冷羽主持,華東交通大學教授 博導、能源與人工環境研究所所長、江西省創新領軍人才(雙千)入選者 麻宏強,海卓健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 顧大明,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市場部長 劉穎,四川中科興業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CEO/CTO 郭萬才圍繞“氫能破局關鍵材料的研制及其產業化”的主題,就以下問題展開了深度探討:
●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實現降本增效
●預判今年氫能市場的發展情況
●針對氫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還需做哪些努力?
直擊對話
結束語
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了16場精彩紛呈的報告和一場酣暢淋漓的圓桌對話。期間,各位專家學者和產業界的代表們匯聚一堂,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內容涉及綠色甲醇及e-Fuel-長時儲氫儲電技術、2023年鋰電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屋頂分布式光伏綜合解決案例、固態儲氫技術、國產氫燃料電池鉑基催化劑、注膠一體化密封技術等涵蓋光伏、鋰電、氫能產業鏈各個環節,并在開放性地交流與溝通中碰撞思想、凝聚共識。
值此大會圓滿結束之際,氫啟未來網由衷感謝各方對本屆大會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特別感謝組委會、支持單位、協作機構、專家學者和參會者對本次活動的付出與貢獻!
星光璀璨,光芒依然耀眼,讓優秀發光,標桿正在前行,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中國(江西)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大會圓滿結束,期待下屆再會!
親,試試微信掃碼分享本頁! *^_^*